您好,欢迎来到文化寻根

cctv文化寻根

Cultural Roots +

《文化寻根》是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精心打造制作的一档以“发掘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宗旨,以实现文化强国为目标的电视栏目,其目的是为全国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视听窗口。

“文化寻根网”是“CCTV-发现之旅•文化寻根”栏目的官方网站,是面向世界华人和全国观众广泛展示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专业网络平台。其主要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民俗、国学文化、时代特征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军事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书画艺术等中华优秀文化。

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欢迎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强国的观众和在各条战线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朋友,关注“CCTV-发现之旅”频道,关注《文化寻根》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遗产 >

中国华侨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时间:2015-01-21      来源:未知      作者:文化寻根      点击:


中国华侨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华社广州2007年6月28日电(记者 赖少芬)正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28日审议通过,将中国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同时,它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
 
    位于广东西南部的开平市有人口68万人,而散居世界各地来自开平的华侨则达75万人。开平是中国著名侨乡,也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
 
    19世纪末,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排华政策迫使众多开平华侨纷纷回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为了防御当时的土匪,开平的华侨和乡亲将碉楼建成了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特殊建筑。
 
    “华侨华人不仅是国际移民,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开平碉楼与村落’体现了华侨文化的特点,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一个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首席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说。
 
    专家认为,“开平碉楼与村落”反映了一个跨国、跨地域的迁移所带来的文化交流,这种遗产项目在现有世界遗产中还很缺乏。
 
    开平的华侨旅居欧美各国,因此这里的碉楼都带着浓郁的欧美风情,现存的1833座碉楼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还有中西结合的庭院式、别墅式等。
 
    张国雄说,“开平碉楼与村落”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华侨历史信息,记载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当地华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其居住国、家乡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贡献。
 
    有“开平碉楼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是开平建筑艺术价值最高的碉楼,整体造型带着浓厚的西方建筑风格,包括古罗马的券拱、爱奥立克风格的柱廊,巴洛克风格的山花等,其中又注入了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瑞石楼”三字刚劲隽秀,很多楼层还雕刻着“富贵吉祥”、“世界大同”等中国传统语汇。
 
    此外,开平碉楼在建筑材料上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在中国广大城乡仍然处于封闭或半开放状态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独一无二的。
 
    张国雄说,中国不少沿海城市都有中西合壁的近代建筑,但它们大都是殖民地时期由外国人主持建造的。而开平碉楼却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学习、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并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
 
    “回乡置业的华侨们不仅带回了外国的建筑文化,还带回西方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其他器物文化,将这些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他说。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QQ:2328401478 , 296609588